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常温存放速食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常温存放速食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不建议将冷藏/冻食品常温存放。不恰当的存储温度,即使是密封环境,也会有大肠杆菌、金***葡萄球菌等菌落的快速滋生。
如果你执意要常温,可以用厚一点的毛巾把冷冻的食物多包几层,如果再能装到泡沫塑料盒类似蛋糕盒之类的盒子里更好,就能达到保温的效果了,这样就可以延缓食物的解冻时间,即使后来化冻,它的温度也比常温低,这样就可以保持食物的新鲜了。
答案是:两小时!
烹调好的食物,除非冷藏(4℃或以下)或保温(60℃或以上),常温放置不能超过2小时。
如果是放在温度高于32℃的地方,安全保存时间则缩短至1小时。
为什么不能超过2小时?
微生物无处不在,食物中微生物来源广泛,除食物原材料外,容器、刀具、环境中的细菌都有可能污染我们的食物。
我们的手、生鸡肉、切菜用的刀和砧板、擦拭的毛巾都会含有微生物。如果我们在处理食物的过程中不够小心,这些微生物就可能会污染我们的食物。这些微生物在适宜的条件下生长,达到一定数量后被我们连同食物一起吃到肚子里,就可能引起疾病。
“危险温度范围”
那么什么样的条件是微生物适宜的生长条件呢?4℃-60℃。
4℃-60℃被称为食物的“危险温度范围”。在此温度区内,食物中的多数细菌都能快速生长。积累到一定数量的有害细菌若被吃下肚,就可能引起人体的疾病。
熟食常温下保存时间不要超过2小时;不能当顿吃完的饭菜应及时冷藏;生、熟食品放置应严格分开,坚持熟上生下的原则存放。每年的梅雨季节都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高发期。由于这一时期气温高(20℃~35℃),湿度大,气压低,非常适合细菌霉菌的生长繁殖。而此时人们往往尚未适应气候的转变,在食品制作、储存等方面都没能及时进行调整,以至于“中毒***”时有发生。 梅雨季节制作的食品应烧熟煮透,尽量当餐食用完,常温存放不要超过2小时。有科学研究表明,食物暴露在空气中存放2小时后,有害细菌繁殖的数量将比刚做完时高出2倍以上,而且随着时间的延长,繁殖速度呈几何级数快速增长。 对于不能吃完的食物,人们往往会放入冰箱中冷藏,认为把这样最为安全,其实冰箱并不是保险柜,只是细菌繁殖的数量少些、繁殖的速度慢些而已。即使经过冷藏的食物,吃的时候也要烧熟、煮透。
可以
可以哦。常温保质期是90天,冷藏是可以延长保质期的哦。食品在冷藏时,细菌并不是不繁殖,而是繁殖的速度比较慢。当细菌较少时,食物***的速度会减弱。此外,温度较低,食品的氧化速度也会降低。所以保质期也会延长。
一般来说,食品所含水分越少、包装阻氧能力越强,存放越久。大米、小麦面(干燥过的)、风干豆子,糖、醋、盐、白酒等基本都可以看做无限期保存。
纸面上,90压缩饼干能放4年,自热口粮3年,美军MRE能放5年,大部分军用罐头3到5年。但只要保存得法,存上个10年、20年再吃没有问题。
罐头保存最长记录是南极探险家创造的,一百多年了还能吃。
老美有人做过实验,MRE放了130个月后(11年),除了奶酪、果酱等部分附件挺不过6年,花生酱、薄脆饼干、磅蛋糕、坚果蛋糕等都毫无问题。
二战初期,很多美军士兵吃的是一战时期的军用口粮,存了20多年。但和用橡木桶腌制保存的咸牛肉相比,这些都是战五渣。
二战有幸吃到英国咸牛肉的士兵,他们吃的有八国联军时代的,运气好的甚至能吃到***战争时代,硬的像木头一样,不用水煮基本甭想吃。但上述所有食品,都要注意储藏条件。比如MRE,在干燥、10度条件下能放十来年;如果在50度条件下,2个月就变质了。所以一些常见食品只要保存得当,不计较口味和营养,帮题主挺过个八年抗战没有问题。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常温存放速食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常温存放速食品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electricalservices-london.com/post/43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