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速食食品吃出异物如何索赔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速食食品吃出异物如何索赔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感谢邀请。做为青岛田横海参协会的会长,看过大家的回答和评论,感觉心里有话要说:
首先,目前,中国海参市场太乱,互相贬低,虚高价格,低价欺骗,尤其是某地号称58岁的某大姐,通过网络大面积的做宣传,广告标题直接说中国海参一片乱象,价格虚高,不要再上当受骗了,只她家的好……我们真诚地希望海参商家坚持如实宣传,道德大义,不攻击任何一方。
其次,目前中国刺参的活参价格是85元/斤至125元/斤(养殖到海洋牧场),无盐淡干海参加工一斤需要35斤左右,您算算一斤干海参的价格应该是多少?怎么算也得3000元左右及以上吧,那么,目前大做宣传,宣称海参低价,1000-2000元每斤,且卖一送一,还有一元一只的海参是不是欺诈,大家自己思想。
最后,在买海参时,该如何避免被套路的方法是:一是真淡干海参是相对极轻的;二是用甜头添尝海参的表面是无明显的咸味或甜味的,只是正常的海鲜味;三是真淡干海参的刺并不是人为的用糖、胶等造型,竖立好看,而是顺其自然的;四是劣质的海参单个相对是很沉的小石头感;五是好的淡干海参因为极干,相对坚硬,用指甲划之无痕,劣质海参往往全身内外浸满了木糖醇类(或麦芽糊精等),看起来很饱满(增加重量),划之有痕,或较软,或表面盐分明显太多等。
买海参时避免被套路的方法很简单:
1、多看多问多比较,相比之下找到有实力的(实力并非就是品牌的意思,要知道同等质量的海参,品牌的价格要远远高于非品牌,高于货源地批发价格)卖家,找到真正懂海参的卖家,这样才有可能花合理的价钱买到好质量的海参。
2、购买海参一定要明智,不要一味地贪图价格上的便宜,“好货不便宜,便宜没好货”,这是永恒的真理!特别是海参,养殖的、底播的、纯野生的好多品种,纯淡干的、淡干的、盐干的、糖干的……很多种品质,真的是一分价钱一分货!市面上很多零售一千来块钱就能买到的淡干海参,都说自己是纯野生的海参,很明确地告诉您,那是不可能滴!国产的纯野生纯淡干海参目前的批发价格最低也在3000元左右每斤,市面零售价格在5000+,品牌价格在8000+。
3、最重要的一点,说得再好都没有用,找到支持无理由退换货的好卖家能避免一切被套路。
做到以上几点,基本上买海参是不会有大问题的。更多关于海参的问题,欢迎朋友们沟通交流!
现在海参企业鱼龙混杂,海参的加工方式也各有不同,单从海参的外表来看,确实分辨不出海参的好坏。比如干海参,从外表看只能看到海参刺的情况,海参含盐量是没办法进行测定的,因为市场上干海参的含盐量只要是不超过40%都是允许的,另外干海参的颜色在海参水煮和烘干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外添加可以改变。比如单冻海参(速食海参、蒸食海参)由于包装和冰冻的原因,但从外观上是看不到海参的品质的,有些产品单只海参甚至套上两层袋子,更无法从外观上看出海参的品质如何。而有些经过深加工的海参,在加工过程中都会经过特殊的工艺,使海参在外观上看起来很美观。
所以在购买海参时,一定要认准产品和品牌的资质,何为资质,还是以干海参为例,仔细查看的生产标签,和产品质检报告。所谓品牌资质,看海参企业是否是全产业链的海参企业,只有全产业链的海参企业才能有信心在整个生产环节上把控严格。全产业链的海参企业首先一点就是要有自己的海域,或者是有自己的独立养殖区域,这样在海参原料上可以保障安全可靠。
海参想要便宜又真的,那我觉得你就得有你认识的,养海参的,或者打捞海参的,或者卖海参的。要不就找常吃海参,懂得怎么辨别的,要不你买的不是***的就怕被人糊弄了,因为海参和他们说的洗澡鱼一样,海参运到南方养殖,然后长到大头了,就运回渤海湾,继续养,一年的参看起来就可能和三年参差不多,你很难从表面看出参的真***,参零。
渤海参好就在生长环境四季分明,这样的海参长的慢,营养丰富。因为不光有国内参,他们还可以从国外进口。因为国外海参更便宜,价格更有优势,不过营养价值可能就得另说了。
想吃好的海参可以来我们这边,不过像我们在海边也一样得找懂的去买,因为确实有的冒充货,你根本很难辨别。
辨别分简单的两步,可以说,一打开包装闻气味,有很浓烈的海水海鲜味。二,看海参的刺,两长江短。三,分辨盐干还是淡干,看表面有没有,当然淡干的也会有盐,不过不多。
上面说的只是一点点,想吃的可以来这边,或者找我咨询,海参价格不等,今年参比去年贵多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速食食品吃出异物如何索赔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速食食品吃出异物如何索赔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electricalservices-london.com/post/72132.html